Navigation menu
新闻中心
进博会的“味道”
当秘鲁蓝莓的酥脆、马达加斯加羊肉的鲜嫩、泰式酱汁的浓郁扑面而来;当展览成为商品、稀缺商品成为日常消费时,跨越千山万水的新鲜水果、异国他乡的美味佳肴,成为中国“开放红利”最生动的注脚。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如期而至。除了是各种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集体亮相的舞台,也是全球美食汇聚的窗口。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足不出户就能品尝到世界各地的美食;对于中国进口商来说,产品越多,机会就越大;对于世界各地的参展商来说,进博会可以成为“改变命运”的绝佳机会。展厅内,香喷喷的西班牙伊比利亚火腿是“明星产品”之一,展位上始终人头攒动编辑。参展商告诉记者,首届进博会后不久,中国和西班牙政府签署协议,批准西班牙带骨火腿输华,为伊比利亚火腿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带来新机遇。许多本土企业在中国设立了分公司,并在电商平台上开设了专卖店。 “中国的机遇不仅带动整个本土链条和人的发展,也让年轻一代愿意继续耕耘这片土地,寻找自己的未来。”像这样,见证来自埃塞俄比亚的咖啡也具有进博会的溢出效应。采购公司表示,“从最初每年进口一到两个集装箱,现在每年进口100多个集装箱,重量超过2000吨”。第八个小时进入“三叶草”的新西兰纽西兰在中国市场销量比参加CI前增长20多倍IE,从每周3000瓶到每周最多8万瓶……在进博会上,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无论是参展商还是采购商,无论是千里之外的农民还是国内普通采购商,他们都尝到了进博会的“幸福的味道”。幸福的背后是大国责任:当世界经济遭遇“不确定性”寒潮时,中国愿与各方合作做大全球市场,落实共同发展机制,实现合作共赢,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编辑:秦扬科 编辑:赵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