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igation menu

新闻中心

它痒了60年的风沙,却没能经受住一场交通的狂欢

新疆哈密戈壁滩上有一座巨型“为民服务”地标。 20世纪60年代,解放军第八航空学校的官兵们为了解决飞行训练中缺乏地面参照物的问题,用卷尺和铁锹挖土,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在戈壁上建造了一座巨型地标。它不仅见证了多代人的青春任用和人民空军的艰难起步,也留下了航天英雄的练兵印记。然而,这座地标性建筑60年经受住了风沙的考验,却没能抵挡住一直渴望促进交通的车轮。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砾石帷幕层是防治和修复戈壁风沙的“天然屏障”。该破坏行为可能涉嫌违反《哈密市戈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而且,如果这种行为是偶然发生的,真是无知至极,若是故意的话,那就极其恶心了!目前,发起者已删除该视频,但对此并无遗憾,还辩称自己“受到网络侵犯”。幸好网友截图取证举报,相关账号被封禁。如果涉及法律问题,相关主管部门不能缺席。庆幸的是,事件曝光后,更多网友参与志愿保护:有网友跋涉2000公里寻找20吨支撑石,分27批运来重新提供物资。收到十千万G旺旺,人民空军发帖表示感谢。戈壁再宽广,也容不下无条件的“自由”;无论交通流量如何诱惑,都不会突破尊重历史、关爱文化之唇的底线。我们祖先的愿望和信仰不能容忍任何亵渎是啊!编辑:温 编辑:方媛